同义词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一般指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中小学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服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
- 中文名
-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 简 称
- 研究生支教团、研支团
- 创办年份
- 1999年
- 组织单位
- 团中央、教育部
- 人 数
- 9856人(截至2014年)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简介
编辑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1998年开始组建,1999年开始派遣,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从2011年7月开始,支教团已并入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基础教育专项实施,享受西部计划有关待遇政策。
1999-2014年,从全国170所高校公开招募派遣了16批9856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近百个贫困县400多所中小学支教。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实践证明,研究生支教团的实施,一是促进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并通过支教团志愿者搭建了高校参与西部发展的桥梁,在服务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在培养知国情、讲奉献、高素质的复合型青年人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的良好导向。三是探索建立了“接力服务、定期轮换”的长效工作机制,延伸了高校和服务县团组织的工作手臂,逐步成为共青团组织引导和鼓励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生活中受锻炼、长才干、做贡献的有效载体。
第一至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高校及人数
时间
| 招募人数
| 招募高校数
| 服务地
|
1999年(第一届)
| 101
| 22
| 5省7县
|
2000年(第二届)
| 131
| 33
| 10省16县
|
2001年(第三届)
| 163
| 36
| 12省21县
|
2002年(第四届)
| 257
| 50
| 17省38县
|
2003年(第五届)
| 315
| 64
| 19省53县
|
2004年(第六届)
| 410
| 65
| 19省55县
|
2005年(第七届)
| 440
| 65
| 19省57县
|
2006年(第八届)
| 492
| 72
| 19省69县
|
2007年(第九届)
| 601
| 83
| 20省76县
|
2008年(第十届)
| 619
| 78
| 20省76县
|
2009年(第十一届)
| 646
| 79
| 20省78县
|
2010年(第十二届)
| 731
| 88
| 20省82县
|
2011年(第十三届)
| 760
| 91
| 17省95县
|
2012年(第十四届)
| 843
| 98
| 17省105县
|
2013年(第十五届)
| 1514
| 143
| 17省208县
|
2014年(第十六届)
| 1831
| 170
| 17省258县
|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内容
编辑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择优选拔”的方式,招募一批具备该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部分在读研究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基层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扶贫、志愿服务、各类公益活动等,同时按照当地团组织安排可兼任所在乡镇、学校团委副书记,参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政策保障
编辑1.研支团成员服务期满,填写《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服务鉴定表》,服务地县(市)级项目办考核并盖章,由高校项目办负责协调记入学生档案。全国项目办同时印发研生支团志愿服务《证书》,作为志愿者享受相关政策的依据。按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关规定享受服务期为1年的有关鼓励政策。
2.研支团成员服务期间,生活补贴、交通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综合保障险执行西部计划志愿者有关规定。体检费用由高校项目办预支,在2015年研支团成员到岗后按照各校实际到岗人数拨付至各高校。
3.各高校项目办负责指导志愿者按照教育部有关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服务期间,应届本科毕业生保留1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在读研究生保留1年学籍。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及服务单位
编辑1.关于服务地。研支团服务地要设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域范围,即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区、新疆等12个省(区、市)及兵团,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国家规定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山西静乐、灵丘,江西共青城和河北阜平、张北等县。
研支团成员7人以下的高校只设置一个服务地;8人以上可设置两个服务地; 15人以上可设置三个服务地;
2.关于服务单位。服务县项目办应严格按照全国项目办有关规定,在确保志愿者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下将研支团成员安排在当地贫困地区县以下乡镇一级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严禁将志愿者留在各级机关或学校行政岗位从事非教学工作。并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扶贫、志愿服务、各类公益活动等,同时按照当地团组织安排可兼任所在乡镇、学校团委副书记,参与团的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名单
省份
| 服务地
|
山西
| 大同市灵丘县、忻州市静乐县、朔州市朔城区
|
河北
| 保定市阜平县、承德市丰宁县
|
内蒙古
| 赤峰市巴林右旗、赤峰市翁牛特旗、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通辽市科左中旗、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兴安盟突泉县
|
吉林
| 延边州汪清县、延边州和龙市、延边州珲春市
|
黑龙江
| 大庆市林甸县、齐齐哈尔市泰来县
|
江西
| 九江市共青城市、赣州市瑞金市、崇义县、赣州市宁都县、赣州市石城县
|
湖南
| 湘西州泸溪县、湘西州永顺县、湘西州花垣县、湘西州凤凰县、湘西州吉首市、怀化市会同县、怀化市洪江县、怀化市溆浦县、邵阳市隆回县、常德市武陵区、张家界市慈利县
|
湖北
| 恩施州恩施市、恩施州来凤县、恩施州建始县
|
广西
| 贺州市富川县、贺州市钟山县、河池市东兰县、河池市都安县、桂林市临桂县、桂林市龙胜县、百色市田阳县、百色市田东县、防城港市滩营乡、百色市平果县、百色市凌云县、崇左市龙州县、来宾市武宣县、柳州市融水县、柳州市三江县、梧州市蒙山区
|
重庆
| 长寿区、城口县、奉节县、开县、綦江区、垫江县、酉阳县、巴南区、南川区、潼南县、合川区、铜梁县、丰都县、荣昌县、云阳县、武隆县、彭水县、巫山县、石柱县、巫溪县
|
四川
| 自贡市荣县、乐山市金河口区、资阳市乐至县、绵阳市三台县、南充市南部县、德阳市绵竹市、达州市宣汉县、达州市万源县、广元市苍溪县、凉山州甘洛县、凉山州美姑县、凉山州昭觉县、宜宾市南溪区、宜宾市翠屏区、宜宾市珙县、宜宾市长宁县、阿坝州松潘县、阿坝州小金县、阿坝州黑水县、阿坝州茂县、雅安市天全县
|
贵州
| 贵阳市息烽县、遵义市遵义县、遵义市遵义县(新蒲新区)、遵义市余庆县、遵义市湄潭县、遵义市道真县、六盘水市水城县、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安顺市平坝县、安顺市镇宁县、毕节市金沙县、毕节市大方县(百里杜鹃风景区)、铜仁市德江县、铜仁市石阡县、黔东南州剑河县、黔东南州麻江县、黔东南州丹寨县、黔东南州雷山县、黔东南州台江县、黔南州龙里县、黔南州三都县、黔南州独山县、黔南州长顺县、黔南州罗甸县、黔南州平塘县、黔西南州安龙县、黔西南州贞丰县、黔西南州望谟县、黔西南州兴仁县
|
云南
| 大理州大理市、大理州巍山县、大理州洱源县、大理州南涧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大理州弥渡县、大理州云龙县、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楚雄州楚雄市、楚雄州元谋县、楚雄州双柏县、楚雄州南华县、楚雄州大姚县、楚雄州武定县、红河州建水县、红河州泸西县、红河州绿春县、怒江州兰坪县、德宏州梁河县、德宏州芒市、玉溪市红塔区、玉溪市澄江县、昆明市东川区、昆明市寻甸区、曲靖市、临沧市凤庆县、临沧市镇康县、保山市施甸县、保山市龙陵县、保山市昌宁县、丽江市宁蒗县、丽江市玉龙县、丽江市永胜县、普洱市宁洱县、普洱市江城县、普洱市墨江县、普洱市景谷县、普洱市孟连县、普洱市景东县
|
西藏
| 拉萨市、拉萨市堆龙县、林芝地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山南地区乃东县
|
陕西
| 商洛市山阳县、商洛市商南县、西安市蓝田县、汉中市洋县、安康市平利县、汉中市城固县、汉中市汉台区、咸阳市武功县、延安市黄陵县、商洛市丹凤县、宝鸡市凤县、宝鸡市太白县、宝鸡市扶风县、渭南市澄城县、渭南市富平县、榆林市佳县
|
甘肃
| 兰州市榆中县、白银市会宁县、白银市靖远县、天水市张家川县、陇南市宕昌县、定西市安定区、定西市漳县、定西市陇西县、陇南市成县、酒泉市瓜州县、酒泉市敦煌市、酒泉市肃州区、酒泉市玉门市、武威市天祝县、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市古浪县、临夏州广河县、临夏州和政县、平凉市灵台县、平凉市泾川县
|
青海
| 西宁市湟中县、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地区化隆县、海东地区平安县、海东地区民和县、海东地区循化县、海南州共和县、黄南州同仁县
|
宁夏
| 固原市原州区、固原市海原县、固原市西吉县、固原市隆德县、固原市泾源县、固原市彭阳县、吴忠市红寺堡区、银川市兴庆区、吴忠市盐池县
|
新疆
| 巴州焉耆县、巴州库尔勒市、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克拉玛依市、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哈密地区哈密市、哈密地区伊吾县、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昌吉州昌吉市、昌吉州阜康市、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和田地区和田县、伊犁州伊宁县、伊犁州巩留县、博州博乐市、农二师(铁门关市)、农五师(博州博乐市)、农四师(伊犁州伊宁市)、农六师(五家渠市)、农七师(伊犁州奎屯市)、农八师(石河子市)、农九师(塔城地区额敏县)、农十三师(哈密地区哈密市)、吐鲁番市托克逊县
|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高校名单
编辑研究生支教团高校名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排序;共184所)
学校名称
| 学校名称
| 学校名称
|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语言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理工大学
|
北京工业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 天津科技大学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美术学院
|
河北大学
| 河北工业大学
| 河北师范大学
|
山西大学
| 太原理工大学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大连工业大学
| 中国医科大学
| 辽宁师范大学
|
东北财经大学
| 吉林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延边大学
| 吉林农业大学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大学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东北农业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师范大学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大学
|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
| 河海大学
| 南京农业大学
|
江南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苏州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邮电大学
|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大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
|
扬州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浙江大学
|
宁波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理工大学
|
浙江师范大学
| 中国美术学院
|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大学
| 安徽工业大学
|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
| 厦门大学
|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州大学
| 福建师范大学
|
南昌大学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财经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师范大学
| 曲阜师范大学
|
郑州大学
| 河南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师范大学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武汉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华中农业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中南民族大学
| 湖北大学
| 武汉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 湖南大学
| 湘潭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
| 暨南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广西大学
| 桂林理工大学
|
广西师范大学
| 重庆大学
| 西南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邮电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
|
西南政法大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南交通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西南科技大学
|
四川农业大学
| 四川师范大学
| 贵州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 云南大学
| 云南师范大学
|
西藏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长安大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石油大学
| 陕西科技大学
| 西安工程大学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西安美术学院
| 兰州大学
|
兰州交通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青海师范大学
|
宁夏大学
| 宁夏医科大学
| 新疆大学
|
新疆农业大学
| 石河子大学
| 新疆医科大学
|
新疆师范大学
|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要求
编辑1.高度重视,健全工作机制。把研支团组建,作为支教团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周密安排。各高校特别是新增高校要严格按照团中央、教育部有关规定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支教团招募选拔、岗前培训、集中欢送、座谈交流、日常管理、慰问走访、校内外表彰宣传等方面的良好工作机制,由学校团委承担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全过程管理责任,明确团委书记或1名副书记担任项目督导员,并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
2.明确责任,严格择优选拔。各高校项目办要按照团中央、教育部文件要求,在该校推免生遴选工作及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小组领导下,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扎实做好工作。要通过邀请往届志愿者组织开展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发布招募信息。报名研支团的学生需填写报名登记表。要严格选拔标准,完善招募流程,确保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社会责任感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符合推免标准的学生。要强化志愿者的参与志愿性,与入选志愿者签订《招募协议书》,按照体检项目组织专项体检,并在校园网对入选志愿者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
3.加强建设,提升支教成效。各高校项目办要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开展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实习、见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着力加强支教团团队建设和安全健康教育,切实提升志愿者支教服务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为入选志愿者做好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学籍档案管理等事宜。
各省级项目办和高校项目办要充分认识西部计划暨研究生支教团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子项目的重大意义,结合实际加强后续培养工作。
全国项目办对违规招募、无故未完成招募任务、招募结束后无故退出,或思想教育、岗前培训、跟踪管理不到位,致使支教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高校,将按照《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管理细则》(全国项目办发[2014]1号)等有关文件进行处理,并在下一年度核减相应招募指标。
各高校在指定日期前,指导入选志愿者登陆西部计划官方网站(http://xibu.youth.cn)研究生支教团报名注册信息系统填报个人相关信息并审核,同时将以下材料盖章后书面报全国项目办审批,并抄报高校所在地省(区、市)项目办备案。
(1)招募选拔标准和工作总结(含体检情况)
(2)入选志愿者公示文件
(3)支教团志愿者培训计划
(4)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报名登记表
(5)学习成绩单复印件
(6)体检表复印件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领导人批示、回信
编辑2005年7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作出重要指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利于开辟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05年7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志愿到西部服务和就业的2005届本科毕业生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大家志愿到西部服务和就业的志向、勇气和决心使我深受感动。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深信你们在西部艰苦工作的锻炼,必将成为你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2008年7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林学院16名西部计划抗震救灾志愿者联名信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请浙江省委转告来信的同学们,读了他们的信,非常高兴,也深为他们志愿到祖国需要、环境艰苦的地方努力创业的精神所感动。作为新一代年轻人,他们是大有希望的。谨向他们致意,并向全校师生问候。”
2011年5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中国青年志愿者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对支教扶贫青年志愿者不怕艰苦,竭诚奉献,为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支教扶贫实践中的成长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不断推进支教扶贫工作和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为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
2011年11月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新华社《研究生赴西部支教扶贫成效、问题及对策》一文上的重要批示:搞好西部艰苦地区教育工作,师资很重要。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西部支教扶贫工作,是团工作的创新之举,是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年轻人的有效途径,很有必要,富有成效,要长抓不懈、抓实抓好。下一步要认真总结经验,强化规范指导,合理扩大规模,加强培训工作,纠正不良倾向、解决存在问题,提高支教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着眼提高年轻人思想政治素质,让他们在服务基层中经受锻炼,不断提升国情认知、精神意志、品德观念和能力才干。要结合国家需要的人才发展规律研究制定年轻人后续培养使用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支教扶贫相关制度。团中央、教育部要会同中组部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人才强国战略。
2012年9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十三届支教队队员回信,向同学们表示诚挚问候,勉励广大青年“经历铸就人生,奉献体现价值”,希望同学们把支教生活作为加油站,更加勤奋地学习工作,在报效社会中创造美好生活。[3]
2014年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向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5]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大事记(选编)
编辑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1998年
1月24日,团中央给李岚清同志报送了《关于实施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贫接力计划的报告》。李岚清同志在报告上批示:“李鹏、锦涛同志:这一件无论对发展农村教育和锻炼青年干部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实施起来单靠共青团恐还有困难,需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1月26日,胡锦涛同志批示:“从团中央的实践看,采取志愿者的方式支教扶贫是可行的。但必须采取自愿原则,没有奉献精神是干不好的;二是要认真选拔能胜任的同志支教;三是要根据所募集到的财力量力而行;四是需要教育部门的配合。当然必须有党委、政府支持。”李鹏同志圈阅了胡锦涛、李岚清同志的批示。
7月6日,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有关政策的意见》(中青联发[1998]28号),明确提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录取研究生,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的,可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
10月25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向22所高校下发了《关于从今年推荐免试研究生中招募志愿者参加支教团的通知》,单独拨出100个免试推荐指标(须参加1999—2000年度扶贫接力计划)。11月5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团中央学校部联合向22所高校团委下发了《关于做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校做好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选拔确定工作,并于11月底组建了由101人组成的首届研究生支教团。
12月22日,团中央向李岚清同志上报了《关于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实施情况的报告》,将组建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等有关工作进行了汇报。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1999年
2月26日,教育部向李岚清同志提交了《关于配合团中央做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工作的情况报告》,将组建研究生支教团作为教育部支持团中央搞好扶贫接力计划的6项措施之一。
6月,团中央与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支教工作的通知》(中青联发[1999]46号),将研究生支教团作为青年学生参加扶贫接力计划的有效形式长期固定下来。
8月20—25日,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北方交通大学进行集中培训。
8月25日,团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暨捐赠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出席仪式并为研究生支教团授旗。
8月25—26日,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发至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甘肃榆中,宁夏西吉,河南新县,山西灵丘等5省(区)的7个国定贫困县,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10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分别向33所高校发文,公开招募组建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并将招募范围扩大至在读研究生。广大同学积极响应,踊跃报名,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0000多学生参与报名。11月底,组建了由131人组成的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包括1名在读研究生)。
12月,以高校为单位成立了研究生支教团的33支服务队,由各高校团委书记或副书记担任研究生支教团各服务队的督导员。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0年
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杰出青年志愿者的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希望的事业。努力进行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希望你们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努力,发扬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不懈奋斗,不断创造,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月30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春华同志到甘肃榆中对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进行调研,并看望了正在服务的首届支教团成员。
3月—6月,各高校组织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进行课堂试讲、教学技能、团结协作、教育心理学等预备期培训。
“五四”期间,中央电视台将研究生支教团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在《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报道。
7月,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圆满完成扶贫支教工作,陆续返回。
7月14日,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学联第23大《焦点访谈》专题节目中,将研究生支教团作为当代优秀学生的典型进行了重点报道。
8月21—27日,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集中培训。其间,召开了全国高校督导员会。
8月27日下午,“2000年度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接力仪式暨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举行,许嘉璐、周强、姜异康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支教团的工作,并对广大同学提出了殷切希望。
8月27—28日,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奔赴支教地开始为期1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10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分别向36所高校发文,公开招募组建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11月底,组建了由163人组成的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包括3名在读研究生)。
11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项目发展处分别回访了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支教团志愿者进行座谈。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1年
2月23日,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在京举行,经全国评审委员会投票选举,安捷伦研究生支教团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
3月2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做好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校内的预备期培训工作。
3月—6月,各高校组织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进行课堂试讲、教学技能、团结协作、教育心理学等预备期培训。
4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在北京大学召开了在京高校督导员会,对支教团工作进行研讨。
5月,经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调研和考核,确定了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受援县。并确定了各高校的服务地。新增加西藏、重庆、云南、广西的8个贫困县为支教团服务地,使研究生支教团的服务范围覆盖了西部的全部12个省(区、市)。
7月,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圆满完成扶贫支教工作,陆续返回。
8月21—27日,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集中培训。
8月24日—27日,第二次研究生支教团高校督导员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8月27日下午,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三届安捷伦研究生支教团在北京双榆树街道社区举行了“相约2008”主题志愿服务日活动,也是将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出征仪式由礼堂该活动转移到社区,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开始了自己为期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
8月27—28日,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开始为期1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9月30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分别向38所高校发文,公开招募组建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
11月,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完成。共有来自全国38所高校的184名同学入选,比原计划多出4名,分别为复旦大学的3名和上海交通大学的1名在读研究生。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2年
4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团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向全国25所具有免试研究生推荐资格的师范高等学校下发《关于做好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有关工作的通知》,计划增招115名师范学校研究生加入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使第四届支教团规模达到300人。
5月,增招师范生的通知下发后,各有关高等师范积极开展工作,同学们报名十分踊跃。经过各有关高等师范学校的努力,从17所师范院校中招募了72名志愿者,使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规模扩大到257名。
8月27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欢送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座谈会。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来自全国50所高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服务县及派出志愿者的高校团委代表在座谈会上交流了经验,畅谈了感想。
9月29日,团中央下发了《关于组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3年
6月25日,团中央下发了《关于举办“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培训班及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工作会议”的通知》。
8月24日,来自全国64所高校的315名志愿者,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了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他们将奔赴中西部19个省区的53个贫困县进行为期1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9月,团中央下发了《关于组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同志亲切接见冯艾等优秀支教团志愿者代表。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4年
4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培训暨工作会议有关工作的通知》。
8月24 日,团中央和教育部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来自全国65所高校的410名青年志愿者,奔赴中西部19个省区55个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9月16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5年
6月,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培训暨工作会议有关工作的通知》。
8月19日,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在郑州大学举行,440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奔赴西部基层,到中西部19个省57个县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8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联合开展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组织奖”评选活动。决定授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和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河南省新县、湖北省英山县、四川省昭觉县、甘肃省榆中县、青海省大通县、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尔勒市等8个服务县“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组织奖”,授予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山西省静乐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及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贡献奖”。
9月,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6年
6月16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培训暨工作会议有关工作的通知》。
8月24日上午,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举行,来自全国72所高校的492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奔赴中西部19个省区69个贫困县基层,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岳向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授旗并讲话。
9月21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7年
5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接见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浙江大学志愿者纪玉滨等。
6月15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培训暨工作会议有关工作的通知》。
8月23日,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在江苏省东南大学江陵校区举行,来自全国83所高校的601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和14名参加扶贫接力计划团中央示范项目的社会招募志愿者,将奔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76个贫困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8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开展了“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组织奖”评选活动。决定授予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江西师范大学8所高校和山西省灵丘县、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青海省湟中县6个服务县“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组织奖”,授予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2所高校“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贡献奖”。
9月7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8年
6月30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培训暨工作会议有关工作的通知》。
7月,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编写出版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十年回顾与工作实务书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8月23日,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78所高校的619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志愿者,将奔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76个贫困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9月11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12月11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申报承办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培训及工作会议的通知》。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09年
6月23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有关工作的通知》。
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韦慧晓、杨国章、刘岩3位同学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写信,汇报了中山大学十年如一日,连续选派55名青年志愿者到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广西、西藏和云南等地的贫困地区支教服务的情况和体会,并随信寄去了中山大学团委编撰的《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十周年纪念文集》。7月20日,刘延东同志回信勉励青年志愿者,对支教团同学在西部志愿支教、砥砺品德、锻炼成长给予高度肯定,并殷切期望广大学生再接再厉,继续到基层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7月,由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山西省委、共青团黑龙江省委联合摄制,国内第一部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为题材的电影《青春的力量》在山西临汾浮山县开机。
8月27日,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在贵州举行,来自全国79所高校的646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志愿者,将奔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78个贫困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
9月23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
9月29日到10月8日期间组织全体在藏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队成员开展了“向祖国致敬,为西部添彩”迎国庆系列活动,用拳拳赤子之心为祖国祝福,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喝彩!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10年
6月24日,全国项目办印发《关于做好2010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团中央书记处要求和2010年有关工作安排,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培训派遣及后续管理服务等工作纳入西部计划管理体系并进行试运行,相关工作由各服务省结合实际负责协调组织,并逐步实现与西部计划管理体系的工作衔接与融合.
9月15日,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完毕,来自全国91所高校760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入选。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11年
4月7日,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1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部际联席会。会议同意将团中央、教育部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从2011年8月起并入西部计划基础教育专项统筹实施。研究生支教团的培训派遣、日常管理、考核评估等工作整体纳入西部计划实施,志愿者补贴待遇标准按照西部计划相应规定执行,相关费用列入西部计划年度预算,服务地重点安排在西部民族地区,志愿者按照服务年限和考核情况享受西部计划相关政策。
5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给中国青年志愿者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对支教扶贫青年志愿者不怕艰苦,竭诚奉献,为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支教扶贫实践中的成长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不断推进支教扶贫工作和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为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5月16日,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11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纳入基础教育专项实施。
8月25日,全国项目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12月,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工作结束。招募高校共计98所,实际招募人数846人。
11月17日,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座谈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1月2日在新华社《研究生赴西部支教扶贫成效、问题及对策》一文上的重要批示全文内容,座谈交流了支教团各高校、服务地的实施经验,认真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就深化实施研究生支教团各项工作进行了进一步部署。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12年
6月27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2012年研究生支教团在京高校督导员工作会。
8月22日,全国项目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青年志愿者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深化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确定新增招募高校45所,新增招募指标670人。12月,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工作结束,招募高校共计143所,实际招募人数1514人。
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十三届支教队队员回信,向同学们表示诚挚问候,勉励广大青年“经历铸就人生,奉献体现价值”,希望同学们把支教生活作为加油站,更加勤奋地学习工作,在报效社会中创造美好生活。
9月14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青岛科技大学召开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新增高校督导员工作会议。
12月18日,全国项目办印发《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增加招募高校和调整招募指标办法(暂行)》,并对11所研究生支教团高校项目办有关招募派遣问题进行了处理。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2013年
8月22日,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下发了《关于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通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批示精神和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继续抓实抓好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相关要求,确定新增招募高校27所,新增招募指标311人。12月,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组建工作结束,招募高校共计170所,实际招募人数1835人。
8月,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支持江西赣州革命老区西部大开发工作,向瑞金、宁都选派12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支持河北实施“太行山-燕山”计划,向阜平、张北增派5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16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
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青年志愿者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学们说这是他们做志愿者以来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自2006年起,华中农业大学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选派工作,截止2013年已选派8批共53名志愿者赴贵州等西部山区支教。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其他
编辑- 参考资料
-
- 1. 西部计划官方微信、微博正式开通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用日期2014-08-28]
- 2. 胡锦涛回信北大支教团 鼓励“向实践学习” .腾讯网[引用日期2014-08-28]
- 3. 2012年第24期:学习李克强副总理的回信简报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用日期2014-08-28]
- 4. 习近平给大学生志愿者回信:青年有担当 国家有前途 .凤凰网[引用日期2014-08-28]
- 5. 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8-28]
词条标签: